中層干部在單位處于承上啟下的特殊位置。特殊的位置決定了中層干部的特殊作用。中層干部的執行力如何,直接關系到單位的運轉效率和工作成敗。一名優秀的中層干部,應該做到這句話要求:個人定位一標桿、工作熱情一團火、執行落實一盤棋。
。ㄒ唬﹤人定位一標桿,就是要境界高、心態正、有本事、口碑好,在各方面能擔當表率。
境界高,則有大發展。大家都知道,聯想集團現任首席執行官楊元慶初入聯想時,只不過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銷售員。為什么楊元慶能夠獲得如此迅速的發展?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的回答是:“我研究他已經很久了。之所以最終選擇他當聯想的接班人,是因為他有著不同常人的大境界。”做事先做人,人的品行決定了人的一生。在干部選拔任用上,中央領導也反復強調要突出以德為先的用人導向。胸懷坦蕩,大度從容,以集體利益為重,遇事總是先替別人考慮,克服私心雜念的困擾,這樣的干部必然會受到大家的擁戴和歡迎,必然會有大發展。
心態正,則能擔重任。胡錦濤總書記曾指出,“心態決定狀態”。在執行的過程中,不同的心態會帶來不同的結果。唯有健康的心態才能帶來執行力的有效提升。有這樣一個故事,兩個人都銷售鞋子。他們來到了非洲赤道附近的一個海島,發現島上的居民都不穿鞋,也不知道鞋是什么東西。A見此情況,心里涼了半截,心想,向不穿鞋的人推銷鞋,不是向盲人推銷畫冊、向聾子推銷收音機嗎?他二話沒說,立即離開了海島。與A的態度相反,B看到這種狀況,心花怒放,認為海島沒人穿鞋,鞋的銷售潛力一定巨大。因此,他留在島上,與島上居民交朋友,宣傳穿鞋的好處,經過努力,他在島上建立了鞋的市場。這個故事,經典的闡釋了心態的重要性,A因為心態消極,所以不戰而敗,而B有著積極的心態和堅定的執行,所以大獲全勝。這印證了管理學中的一句名言,“態度決定一切”。
有本事,則有大潛力。所謂有本事,就是指有解決問題、推動工作的本事。善于解決問題的中層干部,首先必定有一雙善于發現問題的慧眼,能及時找出單位內部和外部存在的問題。通過層層地抽絲剝繭,找出問題的根源。發現問題產生的原因后,就必須迅速地采取行動,對癥下藥,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。
口碑好,則有號召力。作為一名中層干部,平時要敢說“向我看齊”,關鍵時刻敢喊“跟我來”,站得出來、豁得出去。永遠站在隊伍的最前方,能夠起到一個標桿的作用,給下屬以榜樣與力量,使得整個團隊昂首闊步地向前。二戰時期,有一次巴頓將軍帶領他的部隊在行進的時候,汽車陷入了深泥里。巴頓將軍命令所有的人下車推車。在大家的努力下,車終于被推了出去。當一個士兵在準備抹去自己身上的泥污時,驚訝地發現身邊那個弄得渾身都是泥污的人竟然是巴頓將軍,原來巴頓將軍剛剛和他們一起把車推了出去。我們干部只有具備巴頓將軍以身作則的精神,才能建立良好的口碑、贏得尊重。
。ǘ┕ぷ鳠崆橐粓F火,就是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,對工作始終充滿火一樣的激情和干勁。
老百姓有句話:“煮飯要旺火塘,做事要熱心腸。”熱情是一種積極向上的追求,是一股奮發進取的勁頭,沒有足夠的熱情,什么事都干不成。因此,干部要始終保持一種干事創業的激情,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投入到工作中。阿里巴巴的首席執行官馬云說,三流的點子加上一流的執行力,永遠要比一流的點子加上三流的執行力好。任何事情算得再好,不如現在卷起袖子開始干。干就是執行,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對“干”有精辟論述,講了六個干,“當好干部要干、要自己干、要率先干、要早干、要高標準地干、要齊心協力地干”。一是“要干”,解決的是“干”的思想認識問題。為政之要,貴在力行,重在履職。無論在什么時候,首先“要干”,“不干,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!”,不干,一切都是空想。中層干部必須樹立“干”的意識,要有“干”的內在動力,要有“干”的信心和決心。特別是在當前保增長、保民生、保穩定的關鍵時期,更要毫不遲疑、毫不動搖地干,被動應付只能貽誤戰機、坐失良機。要“干”字當頭,“干”字為先,力戒坐而論道、光說不干。要當挖山不止的愚公,不要當指手劃腳的智叟。二是“要自己干”,解決的是工作作風問題。打鐵還需自身硬,正人先正己,要別人干,首先要自己干。但是,一些領導干部,在“干”的問題上指手劃腳,作語言的巨人,行動的矮子,不想親自干,也不會親自干,導致執行不得力、落實不到位。領導干部要想帶領好一個團隊,一定“要自己干”,不能做“甩手掌柜”,瀟瀟灑灑當“二傳手”,要親自抓,親手干,而且要一抓到底。三是“要率先干”,解決的是“干”的方法問題。領導干部必須始終樹立一種勇擔重責、甘為人先的精神,要身先士卒,做好表率。但是,有些少數領導干部,平時工作中,缺少一種沖勁和闖勁,醒得早,起來遲,呆在那兒空論道。當有了困難、矛盾和問題的時候,不是在第一時間沖到第一現場,而是躲在背后,或者干脆繞道而走、視而不見、躲避逃避。這樣的領導干部就很難服眾,這樣的團隊就很難有執行力。四是“要早干”,解決的是干的機遇問題。任何工作都要立足于早謀劃、早布置、早落實、早見效。搶占先機,一步領先步步領先。要有“快人一拍”的先機意識和早干精神,要有“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”的憂患思想和危機意識。如果存在等要靠的消極思想,工作上是能拖則拖,事不到火燒眉毛不做,事業很難取得成功。五是“要高標準地干”,解決的是“干”的標準和要求問題。要干就干出水平,追求卓越,不要馬馬虎虎、流于一般。要干就要干出一流,干出成效,不能盲目的干,更不能蠻干、瞎干,不做耗時費力的無用功。六是“要齊心協力地干”,解決的是“干”的合力問題。任何工作、任何事業,都必須繼承和發揚“心齊氣順,風正勁足”的好傳統,團結干事。團結出戰斗力,團結出凝聚力,團結出向心力,做任何事情,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,必須充分相信群眾、充分依靠群眾,團結帶領群眾,集中民智,凝聚民力,“心往一塊想,智往一起聚,力往一處使”,形成共識,共同行動,方能抵達勝利的彼岸。
。ㄈ﹫绦新鋵嵰槐P棋,就是要在工作中牢固樹立大局意識,對上級決策要絕對服從,對上下左右要注意溝通,要有凝聚力。
中層干部要有強烈的服從意識。西點軍校以培訓軍官而舉世聞名,在那里,每個學員首先要學會的是如何服從。學員上的第一堂課,就是學會把自己的個性全部抹除:所有人的名字都統一換成編號,頭發剪成同一發型,衣服全部換成校服。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每個人都去掉自我,更好地融入團隊。因為軍令如山,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。任何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,在戰場上都可能導致一場災難的發生。做中層管理者其實同樣如此。如果每個人都只強調自己的個性,不服從上級領導,各往各的方向走,那么整個集體就是一盤散沙,沒有凝聚力與戰斗力。
中層干部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。管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觀點:70%的管理問題是溝通問題。對中層干部而言,溝通牽涉到與領導、下屬、同級、同行及其他有關方面的溝通。只有通過有效的溝通,才能贏得上級的支持,同級的配合,下級的信賴,才能取得執行的成效。中層干部要有很強的凝聚力。如何將一群不同經歷、不同性格、不同水平的人打造成一個高績效的團隊,對于中層干部來說,就顯得格外重要。真正的團隊,是一群心理上相互認知,行為上相互支持、相互影響,利益上相互聯系、相互依存,目標上有共同向往的人們結合在一起的集合體。有凝聚力才有戰斗力,能強有力地凝聚起一個團隊的中層干部首先是一個堅定、勇敢的承擔者,這種承擔不僅表現在自己遇到問題時,敢于擔當和能夠迎難而上,更表現在當下屬遇到問題和煩惱時,能夠毫不猶豫地站出來,替他們想辦法,幫助他們解決問題,讓他們更好地成長。要營造和諧團結的工作環境,明確切實可行的共同目標,制定獎罰分明的激勵機制并嚴格執行。
最后,借清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在《人間詞話》中的一段話來結束這篇文章。“古今之成大事者、大學問者,必經過三種之境界”,第一種境界 “昨夜西風凋碧樹,獨上高樓,望盡天涯路”,說的是“立志”。我們多數中層干部,大多邁過了“四十不惑”,回想當年,我們是何等的青春年少,意氣風發,對人生充滿夢想,充滿激情,在登高望遠、俯仰天地中確立了人生的目標與方向。第二種境界“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”,說的是“追求”。作為中層干部,我們大多處在這個階段,成了家,立了業,工作上有所進步,事業上有所建樹,同時也面臨著很多困惑和苦惱、誘惑與選擇,正處在人生求索,求索人生的關鍵時期。我們有理想,有追求,更需要我們有堅韌不拔的毅力,任勞任怨的心志,百折不撓的干勁去面對未來。第三種境界“眾里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正在,燈火闌珊處”,說的是“收獲”。天道酬勤,中層干部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執行力,經過辛勤的勞作,最終能夠成就事業,成功自我,實現人生的價值,收獲豐碩的果實。
|